祭社
拼音:jì shè
注音:ㄐ一ˋ ㄕㄜˋ

祭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祀土地神。

引证解释:

⒈ 祀土地神。

《书·泰誓上》“宜于冢土” 孔传:“祭社曰宜。”
汉董仲舒《春秋繁露·止雨》:“祭社,击鼓三日而祝。”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二:“它如观黍、祈年、祭社、求晴雨等……都成为王者所必须经常亲自举行的大事。”

网络解释:

祭社

  • 祭社,客家人叫担社,这是一种地方传统祭祀习俗活动,乡民们认为通过担社,祈保一方平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每个社王也有其‘地域管辖区以及分工责任制’;一般数个自然村设一个社坛,不分姓氏均可祭祀。新版《辞海》中曰:“古代帝皇、诸侯所祭土神叫社皇,因土地广博,不可遍敬,故封土立社,为天下求福报功”。客家人担社日子没有严格规定,各有差异,一般为农历二月初二日,三月十三日,七月初二日等。担社供品以全猪、鸡、鱼、鹅、鸭等,这叫‘三生’或‘五生’。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ˋ,ㄓㄞ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WFIU
    • 五行

    1.  对死者表示追悼、敬意的仪式:祭奠。祭礼。祭灵。祭典。祭扫。

    2.  供奉鬼神或祖先:祭祖。祭天。祭祀。祭灶。

    3.  使用(法宝):祭起一件法宝。

    • 拼音shè
    • 注音ㄕㄜ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PYFG
    • 五行

    (1)(名)共同工作或生活的一种集体组织:报~|合作~。

    (2)(名)古代把土神和祭土神的地方、日子和祭礼都叫社:春~|~日|~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