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镜
拼音: | yǐn jìng |
注音: | 一ㄣˇ ㄐ一ㄥˋ |
引镜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持镜。《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文选.王融》:"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李善注引三国蜀谯周《考史》:"公孙述窃位于蜀,蜀人任永乃托目盲。及述诛,永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后因以指时世清明。
引证解释:
⒈ 持镜。
引《后汉书·朱浮传》:“引镜窥影。”
《文选·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引镜皆明目,临池无洗耳。”
李善注引三国蜀谯周《考史》:“公孙述窃位於蜀,蜀人任永乃託目盲。及述诛, 永澡盥引镜自照曰:‘时清则目明也。’”
后因以指时世清明。 金元好问《赠张文举御史》诗:“无穷白日青天在,会有先生引镜年。”
网络解释:
引镜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