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鼓楼
拼音: | zhōng gǔ lóu |
注音: | ㄓㄨㄥ ㄍㄨˇ ㄌㄡˊ |
钟鼓楼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钟鼓楼"。 2.放置钟鼓的楼。古代用以计时报更。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鐘皷楼”。放置钟鼓的楼。古代用以计时报更。
引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车驾宿大庆殿》:“有两楼对峙,谓之‘鐘皷楼’,上有太史局生,测騐刻漏,每时刻作鸡唱,鸣皷一下。”
清昭槤《啸亭杂录·銮仪卫》:“城北鐘鼓楼,每夕委官及校尉直更。”
魏巍《挤垮它》:“离房不远,还有一座跟中国一样美丽的小钟鼓楼。”
网络解释:
钟鼓楼 (刘心武创作长篇小说)
- 1、而按照规划,藏经楼、钟鼓楼、天王殿、厢房、客堂、库房和功德堂等将陆续在这块风水宝地一一亮相。
- 2、原普照寺殿后有千佛阁,钟鼓楼于两侧。
- 3、这座戏台,坐北朝南,台下是通道,戏台两侧为钟鼓楼。
- 4、朱庆澜还同时修复了法门寺铜佛殿、钟鼓楼和大雄宝殿,从河南请来高僧良卿法师,使法门寺院得以完整过渡到全国解放。
- 5、在播时方法上,莎士比亚戏剧主要用钟鼓楼、更夫报时,但有时是钟表报时。
- 6、中国新疆伊宁惠远古城景观及钟鼓楼。
字义分解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9
- 繁体鍾、鐘
- 五笔QKHH
- 五行金
(1)(名)响器;中空;用铜或铁制成:~鼎|~鼓|~楼。
(2)(名)计时的器具;有挂在墙上的;也有放在桌上的:~摆|~表|~点|~声。
(3)(名)指钟点、时间:六点~。
(4)(动)(情感)等集中:~爱|~情。
(5)姓。
(6)(名)同“盅”。
- 拼音gǔ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鼓
- 五笔FKUC
- 五行木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