诔词
拼音:lěi cí
注音:ㄌㄟˇ ㄘˊ

诔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诔词lěicí

(1) 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

funeral prayer or eulogy of the dead

引证解释:

⒈ 见“誄辞”。

网络解释:

诔词

  • 诔词(诔词)拼音lěi cí,注音ㄌㄟˇ ㄘㄧˊ
  • 解释,亦作“ 诔辞 ”,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的文辞。即诔文。
    • 1、诗谶先成,以君才过终军之岁;诔词安属,顾我适当骑省之年。
    • 2、王世杰逝世后,陶希圣在诔词中云“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事’雪艇先生谓欤!先生勇于著作,怯于辩论。 
    • 3、按,董讷,平原人,康熙六年进士,官编修。
    • 4、孙中山曾在诔词中称道宋教仁“为宪法流血,公真第一人!”湖南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第一人。

    字义分解

    • 拼音lěi
    • 注音ㄌㄟ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DIY
    • 五行

    (1)(动)古时叙述死者事迹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

    (2)(名)哀悼的文章。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