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柯卫足
拼音:qīng kē wèi zú
注音:ㄑ一ㄥ ㄎㄜ ㄨㄟˋ ㄗㄨˊ
词性: 成语

倾柯卫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

引证解释:

⒈ 后因以“倾柯卫足”指善于保护自己。

《左传·成公十七年》:“仲尼曰:‘ 鲍庄子之知不如葵,葵犹能卫其足。’”
杜预注:“葵倾叶向日,以蔽其根。”
《梁书·刘孝绰传》:“臣不能衔珠避颠,倾柯卫足,以兹疏倖,与物多忤。”

网络解释:

倾柯卫足

  • 倾柯卫足,读音qīng kē wèi zú,汉语成语,指善于保护自己。出自《左传·成公十七年》。
  • 字义分解

    • 拼音qīng
    • 注音ㄑㄧ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WXDM
    • 五行

    1.歪;斜:~斜。身子向前~着。

    2.倾向:左~。右~。

    3.倒塌:~覆。大厦将~。

    4.使器物反转或歪斜,尽数倒出里面的东西:~箱倒箧。~盆大雨。

    5.用尽(力量):~听。~诉。~全力把工作做好。

    6.压倒:权~朝野。

    • 拼音
    • 注音ㄎㄜ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SKG
    • 五行

    (1)(名)〈书〉草木的枝茎。

    (2)(名)〈书〉斧子的柄。

    (3)(名)(Kē)姓。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

    • 拼音
    • 注音ㄗㄨ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KHU

    (1)(名)脚;腿:~迹|~球|画蛇添~。

    (2)(名)器物下部形状像腿的部分:鼎~。

    (3)(形)充足;足够:~额|~金|~数|~月|富~|丰衣~食。

    (4)(副)够得上某种数量或程度:菜~有十斤。

    (5)(副)足以(多用于否定式):不~为凭|微不~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