寸关尺
拼音:cùn guān chǐ
注音:ㄘㄨㄣˋ ㄍㄨㄢ ㄔˇ

寸关尺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引证解释:

⒈ 中医切脉三部部位名。桡骨茎突处为关,关前为寸,关后为尺。

《难经·十八难》:“脉有三部九候。三部者,寸、关、尺也。”
晋王叔和《脉经·分别三关境界脉候所主》:“从鱼际至高骨,却行一寸,其中名曰寸口。从寸至尺,名曰尺泽,故曰尺寸。寸后尺前名曰关。阳出阴入,以关为界。”

网络解释:

寸关尺

  • 历代医家对寸、关、尺各部的长度有着不同的见解,其中以“脉取三寸,三部各为一寸”的观点得到了多数医家的认同。研究认为,三部总长度应根据人腕部桡动脉比较浅露肤表的一段长度来确定,在前臂中所占长度比例应与前臂在人身长中所占长度比例相适应;而各部的长度应按寸关尺分别反映人体上、中、下三段的身长比例来确定。按照上述原则计算,三部总长度以2寸最合理,寸关尺长度分别为6分、2分、12分。
  • 字义分解

    • 拼音cùn
    • 注音ㄘㄨㄣ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Y
    • 五行

    (1)(量)长度单位:一~。

    (2)(形)形容极短或极小:~步难行。

    (3)姓。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DU
    • 五行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 拼音chǐ,chě
    • 注音ㄔˇ,ㄔㄜ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NYI
    • 五行

    chǐ

    1.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亦称“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汉时一尺等于0.231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a.一尺长的白绢,借指小画幅;b.书信)。尺短寸长。尺牍。

    2. 量长度的器具:竹尺。

    3. 像尺的东西:铁尺。仿尺。戒尺。

    4. 形容微少或短小:尺布。咫尺天涯。

    chě

    1.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相当于简谱的“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