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幕
拼音:zhú mù
注音:ㄓㄨˊ ㄇㄨˋ

竹幕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犹铁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诬蔑用语。意谓封锁国境﹐使人民无以知国外消息﹐亦使外人无从得其内情。

引证解释:

⒈ 犹铁幕。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客对社会主义国家的诬蔑用语。意谓封锁国境,使人民无以知国外消息,亦使外人无从得其内情。

周恩来《在一届人大三次会议上关于目前国际形势、我国外交政策的发言》:“事实胜过雄辩,铁幕或者竹幕不在我们这里。”
《人民日报》1955.4.26:“中国人民愿意在和平相处的原则上继续同亚非国家和全世界其他任何国家建立和扩大相互的联系,增进相互的了解和合作。事实再次证明,我们没有竹幕。”

网络解释:

竹幕

  • 竹幕(Bamboo Curtain)是铁幕在亚洲的扩展。它指的是在冷战期间东亚共产主义,特别是共产中国政权的势力范围。该词多应用在朝鲜与韩国之间或是东南亚西部模糊的共产主义边界。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TGH
    • 五行

    [ zhú ]

    1. 常绿多年生植物,春日生笋,茎有很多节,中间是空的,质地坚硬,种类很多。可制器物,又可做建筑材料:竹子。竹叶。竹笋。竹编(用竹篾编制的工艺品)。竹刻。

    2. 指竹制管乐器:金石丝竹。

    3. 中国古代乐器八音之一。

    4. 姓。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AJDH
    • 五行

    (1)(名)覆盖在上面的帐篷:帐~|夜~。

    (2)(名)挂着的大块的布、绸、丝绒等(供演戏或放映电影用):开~|闭~。

    (3)(名)古代将帅办公的地方:~府|~僚。

    (4)(量)戏剧较完整的段落;每幕可以分若干场: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