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袖而起
拼音:fú xiù ér qǐ

拂袖而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国语词典:

形容言语不合,心里不满的离去。《三国演义.第六○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也作「拂袖而去」、「拂衣而去」。

网络解释:

拂袖而起

  • 【词目】拂袖而起
  • 【读音】fú xiù ér qǐ
  • 【释义】拂袖:甩袖子,表示生气。形容很生气,一甩袖子就走了。
  •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六十回:“操先见张松人物猥琐,五分不喜;又闻语言冲撞,遂拂袖而起,转入后堂。”
  • 拂袖而起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旋即拂袖而起,璀璨的星辰之力环绕周身,追着陆悠然而去。
    • 2、说着,张仲坚竟是要拂袖而起,做出拒客的姿态。
    • 3、苏广拂袖而起,就要和柳妍离去。
    • 4、丢下酒碗,彭和尚拂袖而起,刘兄弟,我们就此别过。
    • 5、朱贵拂袖而起,正色说道做生意讲究的是诚信,我既然签了契约,收了钱,交易就算完成,断无反悔之意。
    • 6、萧逸拂袖而起,审遇使了个眼色,立时有小厮过来拦住。

    字义分解

    • 拼音fú,bì
    • 注音ㄈㄨˊ,ㄅㄧ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XJH
    • 五行

    1. 拭,掸去:拂拭。拂尘。

    2. 轻轻擦过:拂晓。春风拂面。微风拂煦。

    3. 甩动,抖动:拂袖而去。

    4. 违背,不顺:忠言拂耳。拂逆。

    1. 古同“弼”,辅助。

    • 拼音xiù
    • 注音ㄒㄧ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PUMG
    • 五行

    (1)(名)(~子;~儿)衣服套在胳膊上的筒状部分:~标|~管|~口|~头|~子。

    (2)(动)藏在袖子里:~着手|~手旁观。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MJJ
    • 五行

    1.  古同“尔”,代词,你或你的:“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

    2.  连词(a.表平列,如“多而杂”。b.表相承,如“取而代之”。c.表递进,如“而且”。d.表转折,如“似是而非”。e.连接肯定和否定表互为补充,如“浓而不烈”。f.连接状语和中心词表修饰,如“侃侃而谈”。g.插在主语谓语中间表假设,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3.  表(从……到……):从上而下。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