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证
拼音: | duì zhèng |
注音: | ㄉㄨㄟˋ ㄓㄥˋ |
对证的意思
词语解释:
对证
(1) 核对证实
例
例
英
引证解释:
⒈ 核对证实。
引晋陶潜《搜神后记》卷六:“子木夜寝,忽闻有人道弼姓字者,俄顷而到子木堂前,谓之曰:‘卿以枯骨腐,专可诬,当以某日夜,更典对证。’”
元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三折:“要来对证这一桩事哩。”
《西游记》第九七回:“一则吊问,二来与他对证对证,看是何人见我做贼。”
刘亚舟《男婚女嫁》第十一章:“潘旺发不识字, 程济仁说的这些是不是报纸上的话,他没法对证。”
⒉ 针对病症;药物与病症相适合。
引《西游记》第六九回:“诊了脉,如今对证制药哩。”
鲁迅《南腔北调集·经验》:“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了。”
国语词典:
为证明事实而互相比对言词。
网络解释:
对证
对证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1、在法庭上经过对证,他的险恶用心一下子就暴露无遗了,人们这才认清了他的真面目。
- 2、他以为死无对证,拒不交待罪行,但终没逃过法律的制裁。
- 3、在众人对证下,那个骗子当场出彩,被扭送到商部门进行处理去了。
- 4、垂直领导全国证券监管机构,对证券期货市场实行集中统一监管。
- 5、专家共识:专家共识是通过对证据的系统性回顾及会议的讨论,若干会议电话,多次的电邮沟通等方式后决定下来的。
- 6、哼,迷神香么?先把我们迷倒,然后纵火烧屋,死无对证?歹毒的手段……
字义分解
- 拼音duì
- 注音ㄉㄨㄟˋ
- 笔划5
- 繁体對
- 五笔CFY
- 五行火
(1)(名)对子:喜~。
(2)(动)回答:~答如流。
(3)(动)向着、朝着:枪口~着敌人。
(4)(动)对待:~事不~人。
(5)(动)使两个东西配合或接触:~个火儿。
(6)(动)照着样检查:校~。
(7)(动)调整使合于一定标准:~时间。
(8)(动)搀和(多指液体):汤里~点水。
(9)(动)平均分成两份:~半儿。
(10)(形)对面的;敌对的:~手。
(11)(形)正确、正常、适合:这话很~。
(12)(量)双:一~杯子。
(13)(介)朝、向;用法跟“对于”差不多:~困难不能屈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