杵臼交
拼音:chǔ jiù jiāo
注音:ㄔㄨˇ ㄐ一ㄡˋ ㄐ一ㄠ

杵臼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吴佑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佑赁舂。佑与语大惊,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后因以"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引证解释:

⒈ 《后汉书·吴祐传》:“公沙穆来游太学,无资粮,乃变服客佣,为祐赁舂。

祐与语大惊,遂共定交於杵臼之间。”
后因以“杵臼交”指不计贫贱的交谊。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而成贫,故终岁依周。”
清袁枚《随园诗话补遗》卷六:“追忆乾隆丙辰荐鸿博入都,在赵横山阁学处见美少年张君名顾鑑者,彼此订杵臼之交。”

国语词典:

汉人公沙穆,为人好学,因家贫无法进太学读书,乃为富翁吴祐赁舂,后祐与之交谈,知其为饱学之士,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间。见《后汉书.卷六四.吴祐传》。后比喻朋友相交不分贵贱。《聊斋志异.卷一.成仙》:「文登周生,与成生少共笔砚,遂订为杵臼交。」也作「杵臼之交」。

网络解释:

杵臼交

  • 多用来指不计身份而结交来的朋友。
  • 字义分解

    • 拼音chǔ
    • 注音ㄔ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TFH
    • 五行

    (1)(名)一头粗一头细的圆木棒;用来在臼里捣粮食等或洗衣服时捶衣服。

    (2)(动)用细长的东西戳或捅。

    • 拼音jiù
    • 注音ㄐㄧㄡ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VTHG
    • 五行

    (1)(名)舂米的器具;一般用石头制成;样子像盆。

    (2)(名)像臼的:~齿。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U
    • 五行

    (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

    (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

    (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

    (4)(动)结交:~朋友。

    (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

    (6)(动)(人)性交:~媾|杂~。

    (7)(动)互相:~换|~流|~易|~谈。

    (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

    (9)(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