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谈
拼音:lǐ tán
注音:ㄌ一ˇ ㄊㄢˊ

俚谈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2.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

引证解释:

⒈ 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明方孝孺《读崔豹<古今注>》:“苟有补,虽俚谈野语亦不得而弃之。”
明沉德符《野获编·列朝·建文君出亡》:“且妄创俚谈,自呈败缺,一时不读书不諳事之人,间为所惑。”

⒉ 谓浅近的语句。用于自谦。

《西游记》第一百回:“一夜无寐,口占几句俚谈,权表谢意。”

网络解释:

俚谈

  • 俚谈,是汉语词汇,解释是民间的鄙陋的议论。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JFG
    • 五行

    (名)俚俗:~语|~歌。

    • 拼音tán
    • 注音ㄊㄢ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OOY
    • 五行

    (1)(动)说话或讨论:~论|~心。

    (2)(名)所说的话:高~|奇~。

    (3)(T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