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典
拼音:guān diǎn
注音:ㄍㄨㄢ ㄉ一ㄢˇ

官典的意思

词语解释:

1.指低级官吏。 2.朝廷的典制。

引证解释:

⒈ 指低级官吏。

唐韩愈《论变盐法事宜状》:“臣今计此用钱已多,其餘官典及巡察手力所由等粮课,仍不在此数。通计所给,每岁不下十万贯。”

⒉ 朝廷的典制。

《元史·礼乐志一》:“﹝世祖至元七年﹞冬十有一月戊寅, 秉忠等奏请建官典朝仪,帝命与尚书省论定以闻。”

网络解释:

官典

  • 官典,读音guān diǎ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指低级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NHN
    • 五行

    (1)(名)政府机关或军队中经过任命的、一定等级以上的公职人员;在我国现多用于军队和外交场合。

    (2)(形)旧时称属于政府的或公家的:~办|~费。

    (3)(形)公共的;公用的:~大道|~厕所。

    (4)(Guān)姓。

    (5)(名)器官:五~|感~。

    • 拼音diǎn
    • 注音ㄉㄧ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MAWU

    (1)(名)典范性书籍。

    (2)(名)标准;法则:~范。

    (3)(名)典故:用~。

    (4)(名)典礼:盛~。

    (5)(动)旧时用土地、房屋或其他东西作抵押向人借钱:~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