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楼
拼音: | dí lóu |
注音: | ㄉ一ˊ ㄌㄡˊ |
敌楼的意思
词语解释:
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
引证解释:
⒈ 城墙上御敌的城楼。也叫谯楼。
引宋曾巩《瀛州兴造记》:“迺筑新城,方十五里,高广坚壮,率加於旧,其上为敌楼、战屋。”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一:“西有黄河东华岳,乳口敌楼没与高,仿佛来到云霄。”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罗刹海市》:“少时,抵城下,视墙上砖,皆长与人等。敌楼高接云汉。”
何垠注:“敌楼,城上守御之楼,即《唐书·马燧传》所谓譙櫓,俗云譙楼也。”
国语词典:
筑于城墙上,用来瞭望敌人的楼台。
网络解释:
敌楼
- 1、角台上修有较敌楼更为高大的角楼,表明了这里在战争中的重要地位。
- 2、军士传命进去,马塈便登上敌楼,只见那达开见了马塈,便指手画脚,议论滔滔,都是说那顺天者存,逆天者亡的话。
- 3、悬崖陡壁与山林幽谷、插云古峰与连绵阡陌,怪石危峰奇异嶙峋,敌楼气势磅礴,林木浓荫蔽日。
- 4、城头上道路极宽,可容双车并过,隔百余步便有一座敌楼,敌楼边建有炮台,共十三座,上覆油衣掩住炮口,旁边堆有火药箱,表面亦压盖了油布以防雨水。
- 5、建有骑墙敌楼,内部构造奇特,有船蓬顶、六角攒尖、八角藻井、穹隆顶等。
- 6、孔明乃披鹤氅,戴纶巾,引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
字义分解
与敌楼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