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ù jī |
注音: | ㄕㄨˋ ㄐ一 |
庶几的意思
词语解释:
庶几
(1) 或许可以,表示希望或推测
(2) 差不多;近似
(3) 指贤者或可以成才的人
引证解释:
⒈ 差不多;近似。
引《易·繫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高亨注:“庶几,近也,古成语,犹今语所谓‘差不多’,赞扬之辞。”
《孟子·梁惠王下》:“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朱熹集注:“庶几,近辞也。”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欧阳公﹞作奏议,便庶几陆宣公。”
⒉ 希望;但愿。
引《诗·小雅·车舝》:“虽无旨酒,式饮庶几;虽无嘉殽,式食庶几。”
袁梅注:“庶几,幸。此表希望之词。”
《左传·襄公二十六年》:“惧而奔郑,引领南望曰:‘庶几赦余!’”
《孟子·公孙丑下》:“王庶几改之,予日望之!”
⒊ 或许,也许。
引《史记·秦始皇本纪》:“寡人以为善,庶几息兵革。”
《宋史·文天祥传》:“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茅盾《子夜》十:“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⒋ 有幸。
引《汉书·公孙弘传》:“朕夙夜庶几获承至尊。”
明徐光启《<甘薯疏>序》:“有言闽、越之利甘藷者,客莆田徐生为予三致其种,种之,生且蕃,略无异彼土,庶几哉橘逾淮弗为枳矣。”
⒌ 颜氏之子,指颜回。后因以“庶几”借指贤才。
引《易·繫辞下》:“颜氏之子,其殆庶几乎。”
汉王充《论衡·别通》:“孔子之门,讲习五经。五经皆习,庶几之才也。”
《三国志·吴志·张承传》:“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
唐韩愈《潮州请置乡校牒》:“今此州户万有餘,岂无庶几者邪?”
国语词典:
表示希望的语气词,或许可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庶几
- 1、今此书向有钞录旧本,江以南流播尚少,坊友属予阅定,惠付枣梨,庶几广为传观,且可见福善祸淫之理,尚扶翼于宇宙间也。
- 2、孟轲敦素史鱼秉直庶几中庸劳谦谨敕聆音察理鉴貌辨色。
- 3、放眼千岭万壑,水叠山重,不觉望峰息心,庶几连做神仙也看得无可无不可了。
- 4、夫志当存高远,慕先贤,绝情欲,弃疑滞,使庶几之志,揭然有所存,恻然有所感;忍展伸,去细碎,广咨问,除嫌吝虽有淹留,何损于美趣,何患于不济。
- 5、他曾经私下地怂恿杜竹斋"大义灭亲",他劝竹斋在吴荪甫头上加一点压力,庶几吴赵的妥协有实现的可能。
- 6、望殿下请勿优柔寡断,举棋不定,当飙发电举,麾兵西河,拘囚圣师,驱散弟子,问罪墨门,惩戒他家,聚揽士心,稳帖学宫,庶几不负君侯临别所寄之厚望重托也。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11
- 繁体庶
- 五笔YAOI
- 五行金
1. 众多:庶务。庶物。庶绩。富庶。
2. 平民,百姓:庶民。庶人。黎庶。
3. 宗法制度下家庭的旁支,与“嫡”相对:庶子(妾生的儿子)。庶母(嫡出子女称父亲的妾)。庶姓(古代称与帝王没有亲属关系的异姓诸侯)。
4. 表示希望发生或出现某事,进行推测;但愿,或许:“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庶免于难。庶几(a.也许可以,表示希望;b.近似,差不多;c.旧指贤者)。庶乎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