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陲
拼音:biān chuí
注音:ㄅ一ㄢ ㄔㄨㄟˊ
词性: 名词

边陲的意思

词语解释:

边陲biānchuí

(1)边疆

border area;frontier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边垂”。亦作“边埵”。

⒉ 犹边境。

《左传·成公十三年》:“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垂。”
汉刘向《新序·杂事四》:“﹝郑伯﹞曰:‘寡人无良,边陲之臣以干天之祸。’”
晋左思《魏都赋》:“正位居体者,以中夏为喉,不以边垂为襟也。”
唐李白《代赠远》诗:“鸣鞭从此去,逐虏荡边陲。”
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白敏中》:“崔鉉诗云:‘边埵万里注恩波,宇宙羣方洽凯歌。’”
《全唐诗》崔鉉诗作“边陲”。 元柳贯《题苏长公书曹侍中与王省副论赵元昊事》诗:“夏童昔跳踉,势将撼边垂。”
明屠隆《綵毫记·妻子哭别》:“想此日开酺会,家家燕喜,只吾家抱向隅悲远謫,去边陲。”
郭小川《祝酒歌》:“桦树林呀,犹如古代兵将守边陲。”

⒊ 边缘。

骆宾基《罪证》九:“﹝大盘岭﹞虽然并不算高,但岭背露出阴云的边陲。”

国语词典:

边疆地带。《左传.成公十三年》:「入我河县,焚我箕郜,芟夷我农功,虔刘我边陲。」《史记.卷二五.律书》:「秦二世宿军无用之地,连兵于边陲,力非弱也。」也作「边垂」、「边陲区」。

网络解释:

边陲 (名词词汇)

  • 边陲,名词词汇,亦作“ 边垂 ”。亦作“ 边埵 ”。
  • 拼音:biān chuí
  • 释义: 1、犹边境。2、边缘。
  • 边陲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 1、盛唐时期,边陲小国北面称臣,社会呈现出一片安定繁华的景象。
    • 2、冬季的西北边陲天寒地冻。
    • 3、我以为回忆就会这样慢慢搁浅化作泡沫,消失在海的边陲可是记忆的种子却时而出没时而埋葬再也无法追逆到从前的时光。
    • 4、古代封建统治阶级施行霸道,穷兵黩武,奴役边陲的少数民族。
    • 5、武国边陲,茫茫大漠,在距离一处名为黑石镇不远的山窑外,有着数名包着头帕的女人正在焦急不安的张望着。
    • 6、柳永的干谒之作,也因为鲜活的都市叙述不胫而走,由官府到市井,远播边陲和异国。

    字义分解

    • 拼音biān,bian
    • 注音ㄅㄧㄢ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PV

    biān

    (1)指两国或两地区的交界处或近交界处。

    【组词】:边境、边界、垦边

    (2)两旁。

    【组词】:河边、路边、岸边

    (3)指一个平面的周围或际限。

    【组词】:桌边、天边、边缘

    (4)方向。

    【组词】:左边、前边、外边

    (5)物体或衣裙边缘的装饰。

    【组词】:滚边、镶边、花边

    (6)头绪。

    【组词】:说了半天,还摸不着边。

    (7)几何学中夹成角或构成多角形的线段。

    【组词】:等边三角形

    (8)一面。加在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同时进行的副词。常用「边……边……」的语式表达 。

    【组词】:边做边学、边走边吃

    (9)量词。计算物体边侧的单位。

    【组词】:三边形、五边形

    (10)姓。

    bian

    方位词后缀:前~。里~。东~。左~。~儿。

    • 拼音chuí
    • 注音ㄔㄨ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TGF
    • 五行

    (名)边疆;靠边界的地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