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椒
拼音:dì jiāo
注音:ㄉ一ˋ ㄐ一ㄠ

地椒的意思

词语解释:

我国北方的一种蔓生草本植物。

引证解释:

⒈ 我国北方的一种蔓生草本植物。

元马祖常《北行》诗:“雨餘雷菌长,秋入地椒芬。”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果四·地椒》:“地椒出北地,即蔓椒之小者,贴地生叶,形小,味微辛。土人以煑羊肉食,香美。”

网络解释:

地椒

  • 地椒,中药名。为唇形科植物百里香Thymus mongolicusRonn.或展毛地椒Thymus quinquecostatus Célak.var.przewalskii (Kom.) Ronn.的全草。百里香分布于河北、山西、陕西、甘肃、青海。展毛地椒分布于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河南等地。具有祛风止咳,健脾行气,利湿通淋之功效。常用于感冒头痛,咳嗽,百日咳,脘腹疼痛,消化不良,呕吐腹泻,牙痛,小便涩痛,湿疹瘙痒,疮痈肿痛。
  • 字义分解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FBN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

    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SHIC
    • 五行

    (名)指某些果实或种子有刺激性味道的植物:花~|辣~|胡~|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