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非所问
拼音:dá fēi suǒ wèn
注音:ㄉㄚˊ ㄈㄟ ㄙㄨㄛˇ ㄨㄣˋ
词性: 成语

答非所问的意思

词语解释:

答非所问dáfēisuǒwèn

(1) 回答的内容与提的问题无关

answer beside the point;answer beyond the question;give a reply far from the mark;irrelevant answer

引证解释:

⒈ 回答的内容不是人家要问的。

鲁迅《野草·死火》:“他答非所问地说:‘遗弃我的早已灭亡,消尽了。’”
《人民文学》1976年第3期:“程华答非所问地说:‘我把你们的情况,如实向县委汇报。’”

国语词典:

回答的内容非问题所要求的答案。

如:「见他言辞闪烁、答非所问,就知道其中必有隐情。」

网络解释:

答非所问

  • 答非所问是一个成语,读音是dá fēi suǒ wèn,意思是回答的不是所问的内容,出自清·文康《儿女英雄传》。
    • 1、他显得很慌张,对于法官的问话答非所问,使证词问讯进展得很不顺利。
    • 2、考试时要看清题目要求,不要答非所问
    • 3、有的人写起文章,洋洋万言,但却文不对题,有的人说起话来,娓娓动听,但却答非所问
    • 4、考试时对问答题首先要弄清题意,否则会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 5、你答非所问,老师问你“克服”这个词中的“克”字当什么讲,而你回答的却是“克服”这个词的词义。
    • 6、考试时对问题首先要弄清题意,否则会犯答非所问的错误。

    字义分解

    • 拼音dá,dā
    • 注音ㄉㄚˊ,ㄉㄚ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WGK
    • 五行

    1. 回话,回复:回答。对答。答辩。答复。答案。对答如流。

    2. 受了别人的好处,还(huán )报别人:报答。答报。

    1. 义同(一),用于“答应”“答理”等词。

    • 拼音fēi
    • 注音ㄈㄟ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DJDD
    • 五行

    (1)(名)错误;不对:明辨是~。

    (2)(副)不合于:~法。

    (3)(动)不以为然;反对;责备:~难。

    (4)(副)不是:~卖品。

    (5)(副)表示否定;跟“不”呼应;表示双重否定;意思是一定要这样:~下苦功不可。

    (6)(副)必须;偏偏;不行:~他莫可。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NRH
    • 五行

    [ suǒ ]

    1. 处,地方:住所。哨所。场所。处所。

    2. 机关或其他办事的地方的名称:研究所。派出所。

    3. 量词,指房屋:一所四合院。

    4. 用在动词前,代表接受动作的事物:所部(所率领的部队)。所谓(a.所说的;b.某些人所说的,含不承认意)。无所谓(不关紧要,不关心)。所有。各尽所能。所向无敌。有所不为而后可以有为。

    5. 用在动词前,与前面的“为”或“被”字相应,表示被动的意思:为人所敬。

    6. 姓。

    • 拼音wèn
    • 注音ㄨ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KD
    • 五行

    (1)(动)请人解答

    (2)(动)为表示关切而询问:慰~。

    (3)(动)审讯;追究:~供。

    (4)(动)管;干预:不闻不~。

    (5)(介)向(某方面或某人要东西):我~他借本书。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