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板
拼音:táo bǎn
注音:ㄊㄠˊ ㄅㄢˇ

陶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即陶版。

引证解释:

⒈ 即陶版。参见“陶版”。

《无锡日报》1984.6.18:“﹝彩陶长城壁画﹞总长八米,宽二米二十五,是用二千多块十五厘米的正方形陶板镶拼而成。”

网络解释:

陶板

  • 陶板是当今建筑界最新型的幕墙材料,具有环保、节能、防潮、隔音、透气、色泽丰富,持久如新,应用范围广等优点。采用干挂安装,方便更换,给设计运用提供了更灵活的外立面设计解决方案,有利于城市的美化和建筑的生活化。
  • 字义分解

    • 拼音táo,y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QRM

    táo

    1. 用黏土烧制的器物:陶俑。陶粒。陶瓷。陶管。陶器。

    2. 制造陶器:陶冶。陶铸。

    3. 喻教育、培养:陶化。陶育。陶染。熏陶。

    4. 快乐的样子,使快乐:陶然。陶醉。陶陶。

    5. 古同“淘”,洗。

    6. 姓。

    yáo

    1. 通“窑”。窑灶。

    • 拼音bǎn
    • 注音ㄅ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SRCY
    • 五行

    (1)(名)(~儿)片状的较硬的物体:木~儿。

    (2)(名)(~儿)专指店铺的门板:铺子都上了~儿了。

    (3)(名)演奏民族音乐或戏曲时用来打拍子的乐器:檀~。

    (4)(名)(~儿)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快~儿|慢~。

    (5)(形)呆板:他一点也不活泼;太~了。

    (6)((形)硬得像板子似的:地~了;不好锄。

    (7)(形)表情严肃:他~着脸不说话。

    (8)〔板〕见〔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