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铃虫
拼音: | mián líng chóng |
注音: | ㄇ一ㄢˊ ㄌ一ㄥˊ ㄔㄨㄥˊ |
词性: | 名词 |
棉铃虫的意思
词语解释:
棉花的主要害虫。
引证解释:
⒈ 棉花的主要害虫。雌蛾褐色或黄褐色,雄蛾灰褐色。前翅有两个暗褐斑纹,后翅灰黄,边缘有一黑色宽带。幼虫身体细长,一般为绿色或褐色,有斑纹。蛹赤褐色。幼虫钻入棉花蕾铃中为害,也危害茄类、禾谷类等多种作物。
网络解释:
棉铃虫
- 1、蝙蝠喜欢吃玉米棉铃虫蛾——一种使喂养小蝙蝠的乳汁不断流淌的营养品。
- 2、在总体上,三种棉花的产量相似,但是种植传统棉花的农民需要使用额外的杀虫剂控制棉铃虫和其他害虫。
- 3、“斜纹夜蛾造成的损害不像棉铃虫那么大,但是如果不能完全解决它,我们农民对农业生物技术的信心可能就会减少。”张丙成对本网络记者说。
- 4、依据上述研究结果,结合新疆地区的冬季气候特点提出了棉铃虫在新疆地区的越冬区划。
- 5、讨论了生测方法在研究昆虫与植物气味关系中的作用以及萎蔫的枫杨叶气味引诱棉铃虫的生物学意义。
- 6、这些结果说明神经敏感性降低是棉铃虫对拟除虫菊酯抗药性的重要机制。
字义分解
- 拼音mián
- 注音ㄇㄧㄢˊ
- 笔划12
- 繁体棉
- 五笔SRMH
- 五行木
(1)(名)指草棉;草本植物;果实形状像桃;内有白色纤维;是纺织业的重要原料;种子可榨油。通称棉花。
(2)(名)指木棉;乔木;种子的表皮生有白色纤维;可用来装枕头、褥垫等。
(3)(名)棉花:~袄|~被|~田。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鈴
- 五笔QWYC
- 五行金
(1)(名)(~儿)用金属制成的响器;常见的有球形的和钟形的。
(2)(名)铃状物:哑~|杠~|棉~。
(3)(名)蕾铃: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