驳行
拼音:bó háng
注音:ㄅㄛˊ ㄒ一ㄥˊ

驳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驳行"。 2.驳杂不纯美的德行。 3.谓交议奏参的公文被吏部驳回。

引证解释:

⒈ 亦作“駮行”。

⒉ 驳杂不纯美的德行。

《韩非子·外储说左下》:“故有术之主,信赏以尽能,心罚以禁邪,虽有駮行,必得所利。”
王先慎集解:“駮行,不贞白而駮杂者。”

⒊ 谓交议奏参的公文被吏部驳回。

《六部成语注解·吏部》:“驳行:交部参奏之件或有不合例者,则由部行文驳之。”

网络解释:

驳行

  • 驳行是一个汉语词语。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ㄛ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QY
    • 五行

    (1)(动)指出对方的意见不合事实或没道理;说出自己的意见;否定别人的意见:批~|反~。

    (2)(形)〈书〉一种颜色夹杂着别种颜色;不纯净:斑~。

    (3)(动)驳运:起~|~卸。

    (4)(名)驳船;没有动力装置;由拖轮拉着或推着行驶的船:铁~。

    (5)(动)〈方〉把岸或堤向外扩展。

    • 拼音háng,xíng
    • 注音ㄏㄤˊ,ㄒ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TFH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