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论
拼音:guài lùn
注音:ㄍㄨㄞˋ ㄌㄨㄣˋ

怪论的意思

词语解释:

奇怪的论调。

引证解释:

⒈ 奇怪的论调。

宋苏辙《祭欧阳少师文》:“公为宗伯,思復正始,狂词怪论,见者投弃。”

网络解释:

怪论

  • 怪论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uaì lùn,是指奇怪的论调。
    • 1、没人理睬他的奇谈怪论
    • 2、他对宇宙形成的看法,被喻之为自盘古开天以来,最石破天惊的怪论
    • 3、有些报刊杂志,为了赚钱,净登一些奇谈怪论,毫无科学性。
    • 4、他喜欢标新立异,常发表些奇谈怪论引起大家注意。
    • 5、这些奇谈怪论,简直闻所未闻。 
    • 6、初听起来,这像是奇谈怪论或是自卖自夸。

    字义分解

    • 拼音guài
    • 注音ㄍㄨ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NCFG
    • 五行

    (1)(动)奇怪:~事。

    (2)(动)觉得奇怪:大惊小~。

    (3)(副)〈口〉很;非常:~不好意思的|箱子太沉;提着~费劲的。

    (4)(名)怪物;妖怪(迷信):鬼~。

    (5)(动)责备;怨:这不能~他;只~我没交代清楚。

    • 拼音lùn,lún
    • 注音ㄌㄨㄣˋ,ㄌㄨㄣ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YWXN
    • 五行

    lùn

    1. 分析判断事物的道理:论断。论点。论辩。论据。论者。议论。讨论。辩论。

    2. 分析阐明事物道理的文章、理论和言论:理论。舆论。专论。社论。

    3. 学说,有系统的主张:系统论。

    4. 看待:一概而论。

    5. 衡量,评定:论罪。论功行赏。

    6. 按照:论件。论资排辈。

    7. 姓。

    lún

    1. 古同“伦”,条理。

    2. 〔论语〕中国古书名,内容主要是记载孔子及其门人的言行。

    3. 古同“抡”,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