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黍之交
拼音:jī shǔ zhī jiāo

鸡黍之交的意思

词语解释:

《后汉书-独行列传》中范式和张劭的事迹,两人因此留下了鸡黍之交的美名。形容守信之交。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ㄐㄧ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CQYG
  • 五行

(名)家禽;品种很多;嘴短;头部有鲜红肉质的冠。翅短;不能高飞:~蛋|~肉|公~|花~。

  • 拼音shǔ
  • 注音ㄕㄨ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TWIU
  • 五行

(1)(名)一年生草本植物;子实叫黍子;碾成米叫黄米;性粘;可酿酒。

(2)(名)蜀黍;高梁。

(3)(名)玉蜀黍;一年生草本植物;也叫“玉米”、“棒子”或“包谷”;叶长而大;子实可做食粮。

  • 拼音zhī
  • 注音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PPPP
  • 五行

[ zhī ]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 拼音jiāo
  • 注音ㄐㄧㄠ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QU
  • 五行

(1)(动)把事物转移给有关方面:~活|~税|~公粮。

(2)(动)到(某一时辰或季节):~子时|~九的天气。

(3)(动)(时间、地区)相连接:~界|春夏之~。

(4)(动)结交:~朋友。

(5)(动)交往;交谊:邦~|建~|绝~。

(6)(动)(人)性交:~媾|杂~。

(7)(动)互相:~换|~流|~易|~谈。

(8)(动)一齐;同时(发生):风雪~加|饥寒~迫|惊喜~集。

(9)(名)跟头:跌~|摔了一~。〖交兵〗jiāo bīnɡ(动)〈书〉交战。动宾式:交|兵。两国~必有一伤。(作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