赈款
拼音:zhèn kuǎn
注音:ㄓㄣˋ ㄎㄨㄢˇ

赈款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用于救济的款项。

引证解释:

⒈ 用于救济的款项。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説话时我翻开那本捐册来看,上面粘着一张红单帖,印了一篇小引,是募捐山西賑款的。”
叶紫《丰收》一:“县城里据说领了三万洋钱的赈款,乡下没有看见发下一颗米花儿。”
沙汀《代理县长》:“他就是为赈款上省的哩。”

国语词典:

赈济用的款项。

如:「这次水灾的赈款,已由相关单位拨给灾民。」

网络解释:

赈款

  • 赈款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èn kuǎn,是指用于救济的款项。
    • 1、“丁丑灾荒酷虐特甚……盖由州县官绅奉行不善……或侵吞赈款,饱其私囊。
    • 2、前些年山西大旱的时候,李提摩太积极从事赈灾活动,在山西发放赈款,借以与清政府高级官员结交。
    • 3、四月初的时候,听阎敬铭提及张之洞在清查藩库,并有意对当年赈款流失一案进行严查。
    • 4、淮安贪污羡余和赈款的旧例遂止,天下闻者皆称快。
    • 5、壬午,谕严惩领放赈款侵冒剋扣。
    • 6、每次公私赈款辄至数百余万,皆出于度支正项,或南中义捐。

    字义分解

    • 拼音zhèn
    • 注音ㄓㄣ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MDFE

    (动)救济;赈济:~济|~灾。

    • 拼音kuǎn
    • 注音ㄎㄨㄢˇ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FFIW
    • 五行

    (1)(形)诚恳:~留|~曲。

    (2)(动)招待;款待:~客。

    (3)(名)法令、规章、条约等条文里分的项目;通常在条下分款;款下分项:第二条第一~。

    (4)(名)款项

    (5)(名);钱:现~|公~|存~|汇~。

    (6)(名)(~儿)书画上题的作者或赠送对象的姓名:上~|下~|落~。

    (7)(动)〈书〉敲:~门|~关。

    (8)(形)〈书〉缓;慢:~步|点水蜻蜓~~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