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ì ruò |
注音: | ㄗˋ ㄖㄨㄛˋ |
自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若
(1)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引证解释:
⒈ 镇静自如,毫不拘束;一如既往,依然如故。
引《国语·越语下》:“自若以处,以度天下,待其来者而正之,因时之所宜而定之。”
《史记·陈涉世家》:“雍州之地、 殽函之固自若也。”
晋葛洪《抱朴子·论仙》:“及见武皇帝试闭左慈等,令断穀近一月,而颜色不减,气力自若,常云可五十年不食,正尔,復何疑哉?”
宋苏轼《滕县公堂记》:“其后世俗日以奢靡,而徐公固自若也。”
清邵长蘅《阎典史传》:“应元慷慨登陴,意气自若。”
国语词典:
态度自然如常。
如:「他面临强敌,依然神色自若。」。
词语翻译
网络解释:
自若
- 1、尽管白狼来势汹汹,但他镇定自若。
- 2、他泰然自若地走进了办公室。
- 3、大水一来,人群大乱,但王杰却镇定自若。
- 4、面对敌人的刑,他神色自若。
- 5、你看那黄河上的老艄公,一个个神态自若,在惊涛骇浪中履险如夷,毫无惧色。
- 6、虽然受到恐怖事件的影响,但在讲演会上他仍然谈笑自若。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 拼音ruò,rě
- 注音ㄖㄨㄛˋ,ㄖㄜˇ
- 笔划8
- 繁体若
- 五笔ADKF
- 五行木
ruò
1. 如果,假如:若果。倘若。假若。天若有情天亦老。
2. 如,像:年相若。安之若素。旁若无人。置若罔闻。门庭若市。
3. 你,汝:若辈。“更若役,复若赋,则何如?”
4. 约计:若干(gān )。若许。
5. 此,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6. 顺从:“曾孙是若。”
7. 指“海若”(古代神话中的海神):“望洋向若而叹。”
8. 指“若木”(古代神话中的树名)。
9. 指“杜若”(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沐兰泽,含若芳”。若英(“杜若”的花)。
10. 文言句首助词,常与“夫”合用:“若夫阴雨霏霏,连月不开。”
11. 用在形容词或副词后,表示事物的状态:“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rě1. 〔般若〕见“般3”。
与自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