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子
拼音:zhuāng zi
注音:ㄓㄨㄤ ㄗˇ
词性: 名词

桩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桩子zhuāngzi

(1) 插进泥土中的木橛,多用于建筑或做分界的标志

pile

(2) 树木等砍伐或折断后残留在地上的部分

stump

引证解释:

⒈ 树木等砍伐或折断后残留在地上的部分。

洪深《赵阎王》第三幕:“尽撞在树上,摔在桩子上,衣服扯破,也伤了几处。”
杨朔《蚁山》:“非洲的蚂蚁模样儿也寻常,只是略微大点,时常借着一段砍剩的枯树桩子做梁架,一点一点衔着土粒往上垒。”

⒉ 泛指可埋入地下的柱状物。

曹禺《日出》第三幕:“小东西 :(忽然)为什么我爸爸就会叫铁桩子砸死呢?”

国语词典:

一端埋在土中的柱形物。

如:「在这儿打个桩子做界标。」

网络解释:

桩子

  • 桩子,读音zhuāng zi,是汉语词汇,解释为插进泥土中的木橛。
    • 1、看见你,朕才知道,什么叫一见钟情,真心喜欢!”……左丘默成了一根桩子。满场百姓成了一堆桩子。那对姐妹成为一对桩子。满城百姓齐发傻,只因陛下恶搞来。……景横波目光一转,忽然看见一根雪白的,桩子。天下归元。
    • 2、回到宿舍,他像截木桩子似的摔到床上,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 3、如同竹扦子锐利尖圆的树桩子,在土匪的摇晃下,顺着后脊梁骨直接穿插到胸腔和脖颈,从关长明的口腔内钻出来。
    • 4、那农民用了几个星期才把他地里的树桩子刨出来。
    • 5、有几位来自青海的病人,只有四十多岁,身体却衰弱不堪,走路要拄著木棍,两条腿肿得像粗木桩子,小腿和大腿一般的粗。
    • 6、眼前是几根埋在水里的枯木桩子,日久天长,也许人们忘记这是为什么埋的了。

    字义分解

    • 拼音zhuāng
    • 注音ㄓㄨㄤ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SYFG
    • 五行

    (1)(名)桩子:木~|桥~。

    (2)(量)件(用于事情):一~事|一~~。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