弓脚
拼音: | gōng jiǎo |
注音: | ㄍㄨㄥ ㄐ一ㄠˇ |
弓脚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妇女经裹缠后成弓形的小脚。古时幞头的两垂脚稍曲成弓形,谓之弓脚。宋代辇官多戴双弓脚幞头。
引证解释:
⒈ 旧时妇女经裹缠后成弓形的小脚。参见“弓足”。
引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腰儿细,偏嬝娜;弓脚小,绣鞋儿是红罗。”
⒉ 古时幞头的两垂脚稍曲成弓形,谓之弓脚。 宋代辇官多戴双弓脚幞头。
引《宋史·仪卫志一》:“中道繖扇六十六,輦官七十人,素方繖四十四人,弓脚幞头、碧襴衫、涂金铜革带、乌皮履。”
网络解释:
弓脚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3
- 繁体弓
- 五笔XNGN
- 五行木
(1)(名)射箭或发弹丸的器械;在近似弧形的有弹性的木条两端之间系着坚韧的弦;拉开弦后;猛然放手;借弦和弓背的弹力把箭或弹丸射出:~箭|弹~|左右开~。
(2)(名)(~儿)弓子:弹棉花的绷~儿。
(3)(名)丈量地亩的器具;用木头制成;形状略像弓;两端的距离是五尺。也叫步弓。
(4)(量)旧时丈量地亩的计算单位;一弓等于五尺。
(5)(动)使弯曲:~背|~着腰|~着腿坐着。
(6)(Gō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