撧耳顿足
拼音: | juē ěr dùn zú |
注音: | 一ㄢˇ ㄦˇ ㄉㄨㄣˋ ㄗㄨˊ |
词性: | 成语 |
撧耳顿足的意思
词语解释: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引证解释:
⒈ 用手抓耳,以脚顿地。形容束手无策。
引宋王銍《默记》卷上:“无何,夫妇献酬,王互换酒饮,而毒酒乃在王盏中, 张立於屏风后见之,撧耳顿足。”
网络解释:
撧耳顿足
字义分解
- 拼音ěr
- 注音ㄦˇ
- 笔划6
- 繁体耳
- 五笔BGHG
- 五行火
(1)(名)人和某些动物的听觉器官:~朵。
(2)(名)形状像耳朵的东西:木~。
(3)(形)位置在两旁的:~房。
(4)文言助词;罢了:技止此~。
- 拼音dùn,dú
- 注音ㄉㄨㄣˋ
- 笔划10
- 繁体頓
- 五笔GBNM
- 五行火
dùn
1.稍停:他~了一下,又接着往下说。
2.书法上指用力使笔着纸而暂不移动:一横的两头都要~一~。
3.(头)叩地;(脚)跺地:~首。~足。
4.处理;安置:整~。安~。
5.立刻;忽然:~然。~悟。~生邪念。
6.用于吃饭、斥责、劝说、打骂等行为的次数:一天三~饭。被他说了一~。
7.姓。
8.疲乏:困~。劳~。
dú[冒顿]汉族匈奴的一个首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