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局
拼音: | gōng jú |
注音: | ㄍㄨㄥ ㄐㄨˊ |
公局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官署。 2.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
引证解释:
⒈ 官署。
引宋洪迈《容斋四笔·唐王府官猥下》:“宝历中, 琼王府长史裴简求具状言:‘诸王府本在宣平坊,多年摧毁,后付庄宅使收管,遂为公局。’”
⒉ 旧时乡镇所设机构之一。
引清龙启瑞《大冈埠团练公局记》:“至广西 ……各府州县吏荐绅先生,率其乡之所属,日从事於团练,而各村镇关市,始有公局之设。”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六回:“我们广东地方,各乡都设一个公局,公举几个绅士在局里,遇了乡人有甚么争执等事,都由公局绅士议断。”
网络解释:
公局
字义分解
- 拼音gōng
- 注音ㄍㄨㄥ
- 笔划4
- 繁体公
- 五笔WCU
- 五行木
(1)(形)属于国家或集体的(跟‘私’相对):~款|~物|~事公办。
(2)(形)共同的;大家承认的:~分母|~议|~约。
(3)(形)属于国际间的:~海|~制|~斤。
(4)(动)使公开:~布|~之于世。
(5)(形)公平;公正:~买~卖|大~无私|秉~办理。
(6)(名)公事;公务:办~|~余。
(7)(Gōnɡ)姓。
(8)(名)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一等:~爵|~侯|王~大臣。
(9)(名)对上了年纪的男子尊称:诸~|张~。
(10)(名)丈夫的父亲;公公:~婆。
(11)(形)(禽兽)雄性的(跟‘母’相对):~羊|这只小鸡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