错简
拼音: | cuò jiǎn |
注音: | ㄘㄨㄛˋ ㄐ一ㄢˇ |
错简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
引证解释:
⒈ 古书以竹简按次串联编成,竹简前后次序错乱谓“错简”。后用以指古书中文字次序错乱。
引明高攀龙《高子遗书·经解》:“谓《大学》有错简者,疑《诚意章》引‘淇澳’而下也。”
清魏源《<大学>古本叙》:“今虽熄讼,而补传未去,错简未復。”
郭沫若《历史人物·屈原研究》:“更有妄作聪明的人说它是错简,替它另行编辑了一个次序的。”
国语词典:
古代以竹简依次串联而成书,竹简的次序前后错乱,称为「错简」。
网络解释:
错简
字义分解
- 拼音cuò
- 注音ㄘㄨㄛˋ
- 笔划13
- 繁体錯
- 五笔QAJG
- 五行金
(1)(形)不对;过失:~字。
(2)(形)交叉:~落。
(3)(动)互相摩擦:~牙。
(4)(动)岔开;相互避让:~开。
(5)(形)坏、差(用于否定式):这个戏挺不~。
(6)(名)磨玉的石头:它山之石可以为~。
(7)(动)打磨玉石:攻~。
(8)涂饰镶嵌(金、银等):~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