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贤荐能
拼音: | jǔ xián jiàn néng |
举贤荐能的意思
词语解释:
罗贯中《三国演义》。
- 1、南征北战都没他的事,举贤荐能也没他的份;上上下下既疏于来往,扬名立万也不大可能。
- 2、如果心怀私欲、心存杂念,就难以客观公正地考评干部,就难以履行举贤荐能的职责,进而妨害我们事业的发展。
- 3、作为领导,应该把举贤荐能当做分内之事和应尽责任,注重给被提拔人精神上“补钙”,加大压力,增加动力,促其不断提升自身素质,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 4、作为组织部门领导班子,只有做到善于举贤荐能、长于包容用才、勇于开拓创新,组织作才能保持蓬勃生机。
- 5、要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广开举贤荐能之路,使各方面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在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事业中建功立业。
- 6、辽阳当地同志介绍说,在辽阳,在辽宁,无论领导还是群众,举贤荐能,珍爱人才,崇尚美德,从善如流,可以说是一种普遍的风气,是长期形成的一个传统。
字义分解
- 拼音jǔ
- 注音ㄐㄩˇ
- 笔划9
- 繁体舉
- 五笔IWFH
- 五行木
(1)(动)往上托;往上伸:~重|~手|高~着红旗。
(2)(动)举动:义~|壮~|一~一动|一~两得。
(3)(动)兴起:义~|~兵|~火。
(4)(动)〈书〉生(孩子):~一男。
(5)(动)推选;选举:推~代表|公~他做学习组长。
(6)(名)举人的简称:中~|武~。
(7)(动)提出:~例。
(8)(副)〈书〉全:~座(所有在座的人)|~国欢腾|~世闻名。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薦
- 五笔ADHB
- 五行木
(1)(动)推举;介绍:举~|推~|~人。
(2)(名)〈书〉草。
(3)(名)〈书〉草垫子: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