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zhì dì |
注音: | ㄓˋ ㄉ一ˋ |
词性: | 名词 |
质地的意思
词语解释:
质地
(1) 指材料品种及软硬、结构等特征
(2) 人的素质、品行
(3) 指绸布等的底色
引证解释:
⒈ 布帛等物的底色。 清洪亮吉《晓读书斋初录》卷下:“《三国志·倭人传》赐女王国絳地交龙锦五匹,絳地縐粟罽十张,紺地句文锦三匹。
引裴松之注以为地当作綈。非是。今考,地犹质也;絳地紺地,盖以絳色紺色为质耳。今俗语尚云质地是矣。”
亦泛指事物的性质或构成的基础。 清谭嗣同《报贝元徵书》:“一切典章制度,声明文物,又泯然无传,非后世所能凴虚摹拟。此数者, 周公藉以立法之质地也。”
萧红《马伯乐》第二章:“大概中国古时候的人不常搬家,才用了质地过于密的木料做着一切家具。”
⒉ 指人的品质或素质。
引明唐顺之《与张本静书》之一:“令兄质地近朴,愧不能有以开发之。”
清平步青《霞外攟屑·释谚·质地》:“越人呼人之姿性曰质地,有曰质地忠厚,或曰质地老实。”
叶圣陶《倪焕之》八:“告诉你,你的质地很不坏啊!你为什么要这样看不起自己?”
国语词典:
物体的本质。
如:「这块料子的质地精美。」
网络解释:
质地
- 1、江西景德镇的瓷器质地优良,艺精美,一向遐迩闻名。
- 2、这件连衣裙虽然款式过时,但质地不错,我先对付着穿吧!
- 3、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采的图案。
- 4、这块布料质地很柔软。
- 5、这里的真丝色泽均匀,质地特。
- 6、红木家因质地坚硬,做细致,受到了许多人的青睐。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質
- 五笔RFMI
- 五行火
(1)(名)性质;本质:实~|~的变化。
(2)(名)质量:保~保量。
(3)(名)物质:~粒|~料。
(4)(形)朴素;单纯:~朴。
(5)(动)询问;责问:~问|~询。
(6)(动)抵押:以衣物~钱。
(7)(名)抵押品:以此物为~。
- 拼音dì,de
- 注音ㄉㄧˋ,˙ㄉㄜ
- 笔划6
- 繁体地
- 五笔FBN
dì
1. 人类生长活动的所在:地球(太阳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说。
2. 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质。地壳。
3. 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陆地。地下。
4. 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
5. 地球上的一个区域:地区。此地。
6. 建筑材料铺成的平面:地板。地毯。
7. 所在空间或区域的部位:地点。目的地。
8. 人在社会关系中所处的位置:易地以处。
9. 表示思想或行动的某种活动领域:见地。境地。心地。
10. 底子:质地。
de1. 结构助词,用在词或词组之后表示修饰后面的谓语: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