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荡
拼音: | píng dàng |
注音: | ㄆ一ㄥˊ ㄉㄤˋ |
平荡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平荡"。 2.扫荡平定。
引证解释:
⒈ 见“平荡”。亦作“平盪”。扫荡平定。
引《后汉书·梁统传》:“高帝受命诛暴,平荡天下,约令定律,诚得其宜。”
南朝宋鲍照《建除》诗:“危乱悉平荡,万里置关梁。”
唐康骈《剧谈录·裴晋公天津桥遇老人》:“臣请以一詔追兵,可以平荡妖孽。”
唐杜牧《感怀》诗:“勃云走轰霆, 河南一平盪。”
《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上》:“取来年渡河,先斩朱玫李昌符,然后平盪朱温。”
网络解释:
平荡
字义分解
- 拼音píng
- 注音ㄆㄧㄥˊ
- 笔划5
- 繁体平
- 五笔GUHK
- 五行水
(1)(形)表面没有高低凹凸;不倾斜:~坦|~板|路很~。
(2)(动)使平:~了三亩地。
(3)(动)跟别的东西高度相同;不相上下:~槽|~列|~局。
(4)(形)平均;公平:~分|持~之论。
(5)(形)安定:风~浪静|心~气和。
(6)(动)武力镇压;平定:~叛|~乱。
(7)(动)抑止(怒气):你~~气。
(8)(形)经常的;普通的:~时|~淡。
(9)(名)平声:~仄|~上去入。(Pínɡ)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