搋子
拼音:chuāi zi
注音:ㄔㄨㄞ ㄗˇ

搋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搋子chuāizi

(1) 疏通下水道的工具,由木柄和橡胶碗制成

plunger

网络解释:

搋子

  • 搋子,又叫水拔子(就是水池和马桶堵了用来疏通的橡皮盖子),疏通下水道的工具,由长柄和橡胶碗制成。
    • 1、李拉的母亲于是冲出去,用梳子、皮搋子和面包刀嘘走那些被吸引过来探访的男孩子们。
    • 2、从牙膏直到皮搋子,近几个月里潜在原告一直在各家零售商店和互联网上遍寻标了过期专利号的任何商品。 
    • 3、一天没进水渴极了翁玉忙不迭去接,但是被铁搋子死死束缚的双手失去了往日的灵活,一失手杯子丢落在了地上。
    • 4、土炮是胡子专门用来轰门的,粗大的炮筒里边装着长长的铁杵,前面带一个圆圆的铁饼,就像现在的皮搋子一样。
    • 5、促销期间,凡购买本书将附赠镶嵌八颗八星八箭钻石的皮搋子一个。

    字义分解

    • 拼音chuāi
    • 注音ㄔㄨㄞ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RRHM
    • 五行

    (1)(动)以手用力压和揉。

    (2)(动)用搋子疏通下水道。

      • 拼音
      • 注音ㄗ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BBB

      1.  古代指儿女,现专指儿子:子女。子孙。子嗣。子弟(后辈人,年轻人)。

      2.  植物的果实、种子:菜子。瓜子儿。子实。

      3.  动物的卵:鱼子。蚕子。

      4.  幼小的,小的:子鸡。子畜。子城。

      5.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子弹(dàn)。棋子儿。

      6.  与“母”相对:子金(利息)。子母扣。子音(辅音)。

      7.  对人的称呼:男子。妻子。士子(读书人)。舟子(船夫)。才子。

      8.  古代对人的尊称;称老师或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孔子。先秦诸子。

      9.  地支的第一位,属鼠:子丑寅卯(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

      10.  用于计时:子时(夜十一点至一点)。子夜(深夜)。

      11.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子爵。

      12.  附加在名词、动词、形容词后,具有名词性(读轻声):旗子。乱子。胖子。

      13.  个别量词后缀(读轻声):敲了两下子门。

      1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