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贤殿
拼音: | jí xián diàn |
注音: | ㄐ一ˊ ㄒ一ㄢˊ ㄉ一ㄢˋ |
集贤殿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唐宫殿名。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2.指集贤殿书院。
引证解释:
⒈ 唐宫殿名。 开元中置。于殿内设书院,置学士、直学士,以宰相为知院事,有修撰、校理等官,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
引《旧唐书·玄宗纪上》:“夏四月丁巳,改集仙殿为集贤殿,丽正殿书院改集贤殿书院;内五品已上为学士,六品已下为直学士。”
⒉ 指集贤殿书院。旧题宋尤袤《全唐诗话·袁皓》:“皓,宜春人。参阅宋王溥《唐会要·史馆下》、《文献通考·职官五》。
引咸通进士, 龙纪集贤殿图书使。”
国语词典:
唐代设立的文学三馆之一,掌刊辑经籍,搜求佚书等事的官署。原名集仙殿,至唐玄宗开元中改称为「集贤殿」。以五品以上为学士,宰相知院事。
网络解释:
集贤殿 (唐朝宫殿名)
字义分解
- 拼音jí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2
- 繁体集
- 五笔WYSU
- 五行木
(1)(动)集合;聚集:汇~|齐~|~思广益|惊喜交~。
(2)(动)集市:赶~。
(3)(名)集子:诗~|文~|全~|地图~。
(4)(量)某些篇幅较多而分为若干部分的书籍中的一部分;本数较多而分为两三个段落的影片中的一个段落:《康熙字典》分子、丑、寅、卯等十二~|这部影片上下两~;一次放映。
(5)(Jí)姓。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1)(形)有德行的;有才能的:~才|~臣|~人|~者。
(2)(名)有德行的人;有才能的人:礼~下士。
(3)(形)敬辞;用于平辈或晚辈:~弟|~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