炕桌
拼音:kàng zhuō
注音:ㄎㄤˋ ㄓㄨㄛ
词性: 名词

炕桌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置于炕上的矮桌。

引证解释:

⒈ 置于炕上的矮桌。

《红楼梦》第九七回:“﹝雪雁﹞出去拿那张火盆炕桌。”
《红楼梦》第一〇九回:“贾璉进内见凤姐正要穿衣,一时动不得,暂且靠在炕桌儿上。”
《老残游记》第九回:“当中一个正方炕桌,桌子三面好坐人的。”

网络解释:

炕桌

  • 一种我国北方,日本及朝鲜都有过使用的家具。和普通桌子的形状相同,四条腿,高约20-40厘米。
  • 供人们在床上吃饭,写字等时使用。十分方便,快捷。
    • 1、炕桌儿上摆着妈妈做的香喷喷的饭菜。
    • 2、罗汉床上还可放个“小炕桌”等等。
    • 3、宋千斤夫妇住的房间里一条大炕,一张木制的炕桌,炕边有一个六尺不到的大躺柜。
    • 4、艺人们还以本地的花榆木疙瘩、楸木、杏木为原料,雕制成炕桌、圆桌、八仙桌、案几等。
    • 5、如构造图所示,炕桌是桌子和被褥搭配使用的。
    • 6、虽然存在象上述一样的缺点,但是炕桌在日本还是受欢迎的。

    字义分解

    • 拼音kàng
    • 注音ㄎㄤ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OYMN
    • 五行

    1.  北方用砖、坯等砌成的睡觉的台,下面有洞,连通烟囱,可以烧火取暖:炕席。火炕。土炕。

    2.  烤:把湿衣服放在火边炕一炕。

      • 拼音zhuō
      • 注音ㄓㄨㄛ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JSU
      • 五行

      (1)(名)(~子、~儿)一种上面可以放东西的家具:~布|~灯|~面|~椅|~子。

      (2)(量)计量与桌有关的:一~菜|三~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