俚词
拼音:lǐ cí
注音:ㄌ一ˇ ㄘˊ

俚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粗俗不雅的文辞。

引证解释:

⒈ 粗俗不雅的文辞。

明沉德符《野获编·吏部·异途任用》:“比收卷,则鸿乙满纸,或仅数行,或戏为俚词以寓嘲謔。”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若因好句不来,遂以俚词塞责,则走入荒芜一路。”

网络解释:

俚词

  • 俚词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lǐ cí,是指民间的,通俗的,粗俗的。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WJFG
    • 五行

    (名)俚俗:~语|~歌。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1)(名)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能自由运用的单位:~语。

    (2)(名)说话或诗歌、戏剧、文章中的语句:歌~。

    (3)(名)一种长短句押韵的诗体;由五、七言诗和民歌发展而成。形成于唐代;盛行于宋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