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服
拼音: | yǐn fú |
注音: | 一ㄣˇ ㄈㄨˊ |
引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引伏"。 2.认罪,服罪。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引伏”。认罪,服罪。
引《魏书·樊子鹄传》:“太山太守彭穆参候失仪, 子鵠责让穆,并数其罪状, 穆皆引伏。”
《资治通鉴·晋穆帝升平二年》:“掠治日急, 垂愍之,私使人谓段氏曰:‘人生会当一死,何堪楚毒如此!不若引服。’”
《续资治通鉴·宋神宗熙宁元年》:“置对,无一语罣人,惟自引伏。”
明马愈《马氏日抄·徐尚书》:“有富室某併其乡某甲田产,诬以人命,甲不胜拷掠,自引服。”
国语词典:
自诬而服罪。
网络解释:
引服
字义分解
- 拼音yǐn
- 注音ㄧㄣˇ
- 笔划4
- 繁体引
- 五笔XHH
- 五行土
1.拉,伸:~力。~颈。~而不发。~吭高歌。
2.领,招来:~见。~子。~言。~导。~荐。抛砖~玉。
3.拿来做证据、凭据或理由:~文。~用。援~。
4.退却:~退。~避。
5.旧时长度单位,一引等于十丈。
6.古代柩车的绳索:发~(出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