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庵
拼音:máo ān
注音:ㄇㄠˊ ㄢ

茅庵的意思

词语解释:

亦作'茆庵'。
茅庐;草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茆菴”。茅庐;草舍。

唐胡曾《自岭下泛鷁到清远峡作》诗:“不为篋中书未献,便来兹地结茅庵。”
《水浒传》第一回:“自向龙虎山顶结一茅庵,修真养性。”
明屠隆《昙花记·郊行卜佛》:“久居华屋,转羡茆菴。”
《红楼梦》第一二〇回:“两人携手而行,小廝驱车随后,到了一座茅庵。”

网络解释:

茅庵

  • 茅庵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máo ān ,是指茅庐;草舍。
    • 1、近华浦为观音寺,先是康熙二十一年楚僧乾印始建茅庵一椽……
    • 2、俩人宁肯在郊区瓜地茅庵中过夜也不愿意回到令人心寒的沙窝里来。
    • 3、掏草的住室都是自己临时搭建的茅庵,也叫沙漠地窨子。
    • 4、草地蛇多,经常往茅庵里钻,常常出现人蛇同眠现象。
    • 5、东晋隆安五年,天竺僧人杯渡来山创建茅庵,传经布道,此为佛教初传九华。
    • 6、由于地处洼的高处,辛苦搭建的茅庵常被湖面刮来的风吹毁,但他们一心只想在这片美丽的湖边共筑爱巢,于是,茅屋搭建的越来越结实、漂亮。

    字义分解

    • 拼音máo
    • 注音ㄇㄠ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ACBT
    • 五行

    (1)(名)即白茅;草本植物;花穗上密生白毛;根茎可以吃;也可入药;叶子可以编蓑衣。

    (2)(Máo)姓。

    • 拼音ān
    • 注音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YDJN
    • 五行

    1.小草屋:茅~。

    2.佛寺(多指尼姑住的):~堂。尼姑~。

    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