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本塞源
拼音:bá běn sè yuán
注音:ㄅㄚˊ ㄅㄣˇ ㄙㄜˋ ㄩㄢˊ
词性: 成语

拔本塞源的意思

词语解释:

本:树根。源:水流的源头。拔起树根,堵住源头。也作“拔本塞原”。①比喻毁灭或丢弃根本。②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引证解释:

⒈ 见“拔本塞原”。

国语词典:

比喻人毁弃根本。参见「拔本塞原」条。

网络解释:

拔本塞源

  • 拔本塞源,读音是bá běn sè yuán,是一个汉语成语,释义是水流的源头。拔掉树根,塞住水的源头。 比喻毁灭或背弃根本忘本叛逆,也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出自《左传·昭公九年》。
    • 1、古语说“拔本塞源”,如果争抢状元背后的意识、利益、规则等基础岿然不动,社会舆论又如何能撼动?最多,是成了臭豆腐——闻着臭,吃着香。
    • 2、尔朱狂狡,行路所见,裂冠毁冕,拔本塞源,邙山之会,搢绅何罪,兼杀主立君,不脱旬朔,天下思乱,十室而九。
    • 3、义和团实为肇祸之由,今欲拔本塞源,非痛加铲除不可!
    • 4、元颢受制梁国,称兵本朝,拔本塞源,以资仇敌,贼臣乱子,旷代少俦!何但大王家事,所宜切齿。
    • 5、裂冠毁冕拔本塞源”,虽然也是退休的一种方式,但传出去不大光彩,因此现阶段的主要任务除了遴选接班人就是维稳。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ㄚ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DCY
    • 五行

    (1)(动)抽出;拽zhuài出:~刀|~牙|~草。

    (2)(动)吸出:~毒|~火罐。

    (3)(动)挑选:选~|提~。

    (4)(动)攻取:~据点。

    (5)(动)超出;高出:~尖|出类~萃。

    (6)(动)起动:~步|~脚|开~。

    (7)(动)把东西放在水里泡。

    • 拼音běn
    • 注音ㄅㄣ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1)(名)草木的茎或根

    (2)(名)事物的根本、根源(跟‘末’相对):忘~|兵民是胜利之~。

    (3)(名)(~儿)本钱;本金:下~儿|够~儿。

    (4)(形)主要的;中心的:~部|~科。

    (5)(名)本来;原来:~意|~想不去。

    (6)(形)自己方面的:~厂|~校|~国。

    (7)(形)现今的:~年|~月。

    (8)(动)按照;根据:~着政策办事。

    (9)(名)(~子、~儿)把成沓的纸装订在一起而成的东西:书~|户口~儿。

    (10)(名)(~子、~儿)版本:刻~|抄~|稿~。

    (11)(名)(~儿)演出的底本:话~|剧~。

    (12)(名)封建时代指奏章:修~(拟奏章)。

    (13)(名)(~儿)量词。ɑ)用于书籍簿册: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头~《西游记》。c)用于一定长度的影片:五~书|两~儿帐。b)用于戏曲

    • 拼音sāi,sài,sè
    • 注音ㄙㄞ,ㄙㄞˋ,ㄙㄜ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PFJF
    • 五行

    sāi

    1. 堵,填满空隙:堵塞漏洞。塞尺。塞规。

    2. 堵住器物口的东西:活塞。塞子。

    sài

    1. 边界上险要地方:要塞。关塞。塞外。边塞。塞翁失马。

    1. 义同(一),用于若干书面语词:闭塞。阻塞。搪塞。塞责。顿开茅塞。

    • 拼音yuán
    • 注音ㄩㄢˊ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IDRI
    • 五行

    (1)(名)水流起头的地方:河~|泉~|发~。

    (2)(名)来源:货~|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