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钲
拼音:gǔ zhēng
注音:ㄍㄨˇ ㄓㄥ

鼓钲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 2.借指军中将帅。

引证解释:

⒈ 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

汉扬雄《太玄·廓》:“廓其外,虚其内,利鼓鉦。”
宋朱熹《再用十七日早霜晴观日出雾中喜而成诗韵》:“田舍占烟火,军家候鼓鉦。”
《元史·兀良合台传》:“纵火攻之,皆不克。乃大震鼓鉦,进而作,作而止,使不知所为。”

⒉ 借指军中将帅。

明夏完淳《大哀赋》:“或墨衰以蒞金革,或班剑以任鼓鉦。”

网络解释:

鼓钲

  • 鼓钲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gǔ zhēng,是指鼓和钲。军中用以指挥进退。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ㄍㄨˇ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FKUC
    • 五行

    (1)(名)(~儿)打击乐器;多为圆桶形或扁圆形;中间空;一面或两面蒙着皮革:铜~|手~|大~|花~。

    (2)(名)形状、声音、作用像鼓的:石~|蛙~|耳~。

    (3)(动)使某些乐器或东西发出声音;敲:~琴|~掌。

    (4)(动)用风箱等扇(风):~风。

    (5)(动)发动;振奋:~动|~励|~舞|~起勇气|~足干劲。

    (6)(动)凸起;涨大:他~着嘴半天没出声|口袋装得~~的。

    • 拼音zhēng,zhèng
    • 注音ㄓㄥ,ㄓㄥ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QGHG
    • 五行

    zhēng

    1. 古代的一种乐器,用铜做的,形似钟而狭长,有长柄可执,口向上以物击之而鸣,在行军时敲打。

    zhèng

    1. 化学元素“镄”的旧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