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ǎng dào lǐ |
注音: | ㄐ一ㄤˇ ㄉㄠˋ ㄌ一ˇ |
讲道理的意思
词语解释:
泛指说道理。
摆理﹔替人评理。
犹言通情达理。
引证解释:
⒈ 讲述理学。
引明徐问志《读书札记》卷五:“象山与朱子鹅湖讲道理多不合,且指朱子为葛藤蔓説。”
明沉德符《野获编·评论·袁中郎论诗》:“但结联‘ 曹家兄弟好,无乃太荒淫’,忽讲道理,近於呆腐。”
⒉ 泛指说道理。
引太平天囯洪仁玕《资政新篇》:“若説正话,讲道理,虽千言万语亦是讚美。”
⒊ 摆理;替人评理。
引瞿秋白《乱弹·<水陆道场·流氓尼德>》:“我们只要看看流氓在茶馆里‘讲道理’的神气,就可以看见这种讹诈撞骗的本事。”
《中国民间故事选·美丽的仰阿莎》:“只要我们去做生意,出去讲道理,既能赚钱,又能出名。”
原注:“苗族人民发生纠纷后,则请能说会道的人来讲道理,人们称这种人为理老。”
⒋ 犹言通情达理。
引沈从文《从文自传·我上许多课仍然不放下那一本大书》:“遇到这种和平讲道理人时,我们也总得十分和气把船划回来。”
国语词典:
讲求事理、原由而不偏执。
网络解释:
讲道理 (太平天国对军民进行思想教育的宣传活动)
- 1、老师教育学生,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
- 2、这个学期我退步了,妈妈会语重心長的给我讲道理。
- 3、摆事实充分有力,讲道理精辟透彻,这场辩论会太成功了!
- 4、每次我要是犯了什么错误,妈妈总是先心平气和地跟我讲道理,除非我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误,妈妈才会打我。
- 5、团支书无论怎样给她讲道理,她都显得无动于衷。
- 6、在家庭里也应该摆事实讲道理,不能搞一言堂。
字义分解
- 拼音jiǎng
- 注音ㄐㄧㄤˇ
- 笔划6
- 繁体講
- 五笔YFJH
- 五行木
(1)(动)说(本义):~故事|他高兴得话都~不出来了。
(2)(动)解释;说明:~书|这个字有几个~法|这本书是~气象的。
(3)(动)商量;商议:~价儿。
(4)(动)就某方面说;论:~技术他不如你;~干劲儿他比你足。
(5)(动)讲求:~卫生|~团结|~速度。
- 拼音dào
- 注音ㄉㄠˋ
- 笔划12
- 繁体道
- 五笔UTHP
- 五行火
1.道路:铁~。大~。人行~。羊肠小~。
2.水流通行的途径:河~。下水~。黄河故~。
3.方向;方法;道理:志同~合。头头是~。以其人之~,还治其人之身。得~多助,失~寡助。
4.道德:~义。
5.技艺;技术:医~。茶~。花~。书~。
6.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尊师重~。传~。卫~士。
7.属于道教的,也指道教徒:~院。~士。~姑。老~。一僧一~。
8.指某些封建迷信组织:一贯~。
9.线条;细长的痕迹:画了两条横~儿,一条斜~儿。
10.姓。
11.我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在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的下面设道。
12.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13.说:~白。能说会~。一语~破。
14.用语言表示(情意):~喜。~歉。~谢。
15.说(跟文言“曰”相当,多见于早期白话)。
16.以为;认为:我~是谁呢,原来是你。
与讲道理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