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冕
拼音:xiàng miǎn
注音:ㄒ一ㄤˋ ㄇ一ㄢˇ

象冕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皇帝纳后,朝诸侯时所戴的一种礼帽。

引证解释:

⒈ 皇帝纳后,朝诸侯时所戴的一种礼帽。

《隋书·礼仪志六》:“后周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

网络解释:

象冕

  • xiàng miǎn
  • ㄒㄧㄤˋ ㄇㄧㄢˇ
  • 象冕
  • 皇帝纳后,朝诸侯时所戴的一种礼帽。《隋书·礼仪志六》:“ 后周 设司服之官,掌皇帝十二服……享先皇、加元服,纳后、朝诸侯,则象衣象冕。”
  • 字义分解

    • 拼音xiàng
    • 注音ㄒㄧㄤ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JEU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

    (2)(名)形状;样子:万~更新。

    (3)(动)仿效;摹拟:~形|~声。

    (4)(名)在形象上相同或有某些共同点:他的面貌~他哥哥。

    (5)(副)好象:~要下雨了。

    (6)(连)比如:~刘胡兰、黄继光这样的英雄人物;将永远活在人民心中。

    • 拼音miǎn
    • 注音ㄇㄧㄢ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JQKQ
    • 五行

    (名)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帽;后专指帝王的礼帽:加~|日~|加~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