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节
拼音:tōng guān jié
注音:ㄊㄨㄥ ㄍㄨㄢ ㄐ一ㄝˊ

通关节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暗中托请勾通有权势者。

引证解释:

⒈ 指暗中托请勾通有权势者。

明汤显祖《牡丹亭·腐叹》:“昨日听见本府杜太守,有箇小姐,要请先生,好些奔竞的钻去。他可为甚的?乡邦好説话,一也;通关节,二也。”
《万花楼》第六五回:“但女儿不得圣上喜欢,老夫有事,与女儿通关节,定然不准,怎生是好?”
《光明日报》1989.5.2:“吴振华可谓费尽心机……令其亲属行贿送礼,找关系,通关节,以图减刑出狱。”

国语词典:

以不正当的方法暗通消息,从事舞弊的行为。

网络解释:

通关节

  • 通关节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是tōng guān jié,意思是指暗中托请勾通有权势者。
    • 1、这件事不难,待我打通关节,自然唾手可得。
    • 2、当然,黑道之争,光靠武力是不行的,还要看怎么耍手腕,怎么打通关节,怎么才能得到更多的人气,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 3、更多的金钱,为他们谋取更大的利益,于是便千方百计利用职权“寻租”,在中秋等节日大肆敛财,使中秋节变形了、变味了,滑向比阔斗富、疏通关节的邪途。
    • 4、但不可藉此广交游、务征逐、通关节为要,数者吾所憎也。
    • 5、主之答客,不仅替客破闷,而且自通关节
    • 6、一开头几年,三股势力相处可以,划分了势力范围,各设税卡收税,各各与官府通关节,相互互谅互助,有大买卖一起出手,分账时向来谦让。

    字义分解

    • 拼音tōng,tòng
    • 注音ㄊㄨㄥ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CEPK
    • 五行

    tōng

    1.没有堵塞,可以穿过:管子是~的。山洞快要打~了。这个主意行得~。

    2.用工具戳,使不堵塞:用通条~炉子。

    3.有路达到:四~八达。火车直~北京。

    4.连接;相来往:沟~。串~。私~。~商。互~有无。

    5.传达;使知道:~知。~报。~个电话。

    6.了解;懂得:~晓。精~业务。粗~文墨。不~人情。他~三国文字。

    7.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日本~。万事~。

    8.通顺:文章写得不~。

    9.普通;一般:~常。~病。~例。~称。

    10.姓。

    tòng

    用于动作:打了三~鼓。挨了一~儿说。

    • 拼音guān
    • 注音ㄍㄨㄢ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DU
    • 五行

    (1)(动)使开着的物体合拢:~窗户|把抽屉~上。

    (2)(动)放在里面不放出来:鸟儿~在笼子里。

    (3)(动)(企业等)倒闭;歇业:解放前有一年;镇上~了好几家店铺。

    (4)(名)古代在交通险要或边境出入的地方设置的守卫处所:~口|~东|山海~|嘉峪~|我的责任就是不让废品混过~去。

    (5)“关上”的简称。参看〖关口〗。

    (6)(名)货物出口和入口收税的地方:海~|~税。

    (7)(名)比喻重要的转折点或不容易度过的一段时间:难~|只要突破这一~;就好办了。

    (8)(名)起转折关联作用的部分:机~|~节|~键。

    (9)(名)牵连;关系:这些见解至~重要|人民来信交给有~部门去处理。

    (10)(动)发放或领取(工资):~饷。

    (11)(Guān)姓。

    • 拼音jié,jiē
    • 注音ㄐㄧㄝˊ,ㄐㄧㄝ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ABJ
    • 五行

    jié

    1. 竹子或草木茎分枝长叶的部分:竹节。节外生枝。

    2. 物体的分段或两段之间连接的部分:关节。两节车厢。

    3. 段落,事项:节节(一段一段地,逐步)。节目。

    4. 中国历法把一年分为二十四段,每段开始的名称:节气。节令。

    5. 纪念日或庆祝宴乐的日子:节日。

    6. 礼度:礼节。

    7. 音调高低缓急的限度:节奏。节拍。节律。

    8. 操守:节操。晚节。变节。高风亮节(高尚的品德和节操)。

    9. 省减,限制:节省。节制。开源节流。

    10. 略去,简略:节选。节录。

    11. 古代出使外国所待的凭证:符节。使节。

    12. 姓。

    jiē

    1. 〔节骨眼儿〕喻关键的,能起决定性作用的环节或时机(“骨”读轻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