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士
拼音:qǔ shì
注音:ㄑㄨˇ ㄕˋ

取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取士qǔshì

(1) 选取士人,旧时指选取读书人出来做官

开科取士
choose scholars as officials

引证解释:

⒈ 选取士人。

《孟子·告子下》:“士无世官,官事无摄,取士必得,无专杀大夫。”
唐韩愈《答吕毉山人书》:“惠书责以不能如信陵执轡者,夫信陵,战国公子,欲以取士声势倾天下而然耳。”
清朱士琇《道南讲授序》:“盖自宋理宗后, 文公之书满天下,迄明以朱註取士,则流传益盛。”

国语词典:

选用人才。

网络解释:

取士

  • 取士 拼音qǔ shì《孟子·告子下》,出处《孟子·告子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ㄩ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BCY
    • 五行

    (动)选取:~道|录~|可~。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GHG
    • 五行

    (1)(名)古代指未婚的男子。

    (2)(名)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间的阶层。

    (3)(名)士人:~农工商。

    (4)(名)军人:~气。

    (5)(名)军人的一级;在尉以下:上~|中~|下~。

    (6)(名)指某些种技术人员:护~|医~。

    (7)(名)对人的美称:女~|烈~。

    (8)(名)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