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纸
拼音: | zhuàng zhǐ |
注音: | ㄓㄨㄤˋ ㄓˇ |
状纸的意思
词语解释:
状纸
(1) 旧法院发售专用于写诉状的统一纸张,也指所写的诉状
英
引证解释:
⒈ 印有规定格式供写诉状用的纸。
⒉ 诉状。
引《二刻拍案惊奇》卷十八:“﹝玄玄子﹞又是个无根蒂的,没个亲戚朋友与他辩诉一纸状纸,活活的顶罪罢了。”
柔石《二月》:“穷人打官司总是输,我还是将来做一个律师,代穷人做状纸,辩诉。”
沙汀《兽道》:“政府并没有接受她的状纸,他们仅仅命令保长向施材局帮她讨了一副棺材。”
国语词典:
诉讼的文书。
网络解释:
状纸
- 1、这哪里是什么状纸啊,分明是一篇雕章琢句,踔厉风发的佳作。
- 2、可当时那情景谁肯罢了?当时秀才的父亲便请人写状纸,准备另日去府衙告状。
- 3、在清代各地的官方状纸上,都附有统一印制的告状不准的相关事项,即通称的“状式条例,”以此对书状的有关内容等方面予以规范。
- 4、将状纸交给一边的师爷,楚小姐轻轻的点了点头,道“知府大人,奶娘范氏说的都是实情!”。
- 5、这次等于是抓了现行犯来见官,没有状纸,方应物便口述道老父母在上,小民见官是为谭公道敲诈勒索、并激起我村民变之事。
- 6、有什么不敢,一个山神的官位谢某还没放在眼里,只要你们敢写状纸,本亭就敢受理!
字义分解
- 拼音zhuàng
- 注音ㄓㄨㄤˋ
- 笔划7
- 繁体狀
- 五笔UDY
- 五行水
(1)(动)形态:~态|奇形怪~。
(2)(名)情况:~况|病~。
(3)(动)陈述或描摹:~语|~其事。
(4)(名)陈述事件或记载事迹的文字:~纸|~子|行~。
(5)(名)褒奖、委任等文件:奖~|委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