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箫
拼音: | wén xiāo |
注音: | ㄨㄣˊ ㄒ一ㄠ |
文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箫驾彩鸾。自有绣襦兼甲帐﹐琼台不怕雪霜寒。"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鸾以私欲而泄天机﹐谪为民妻一纪。"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引证解释:
⒈ 两人遂成夫妇,后来双双骑虎仙去。
引传奇中的人名。传说唐大和年间,书生文箫中秋日游锺陵西山游帷观,遇见一美丽少女,口吟:“若能相伴陟仙坛,应得文簫驾彩鸞。自有绣襦兼甲帐,琼臺不怕雪霜寒。”
双方相互爱慕,忽有仙童到来宣布天判:“吴彩鸞以私欲而泄天机,謫为民妻一纪。”
见唐裴铏《传奇·文箫》。 宋张孝祥《丑奴儿》词:“杨柳依依,何日文簫共驾归。”
明洪朋《写韵亭诗》:“文簫彩鸞不復返,至今神界花冥冥。”
清黄遵宪《岁暮怀人诗》之三:“远隔蓬山思甲帐,此生无福比文簫。”
网络解释:
文箫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文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与文箫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