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立
拼音:zhì lì
注音:ㄓˋ ㄌ一ˋ

制立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建立制度。

引证解释:

⒈ 谓建立制度。 《晋书·舆服志》:“及秦变古制,郊祭之服皆以袀玄,旧法扫地尽矣。

汉承秦弊, 西京二百餘年犹未能有所制立。”

网络解释:

制立

  • zhì lì ㄓㄧˋ ㄌㄧˋ
  • 制立
  • 谓建立制度。《晋书·舆服志》:“及 秦 变古制,郊祭之服皆以袀玄,旧法扫地尽矣。 汉 承 秦 弊, 西京 二百馀年犹未能有所制立。”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UUUU

    (1)(动)使竖立;使物体的上端向上。

    (2)(形)直立的。

    (3)(动)建立;制定。

    (4)(动)指君主即位。

    (5)(动)存在;生存。

    (6)(副)立刻。

    (7)(Lì)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