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律
拼音: | hàn lǜ |
注音: | ㄏㄢˋ ㄌㄩˋ |
汉律的意思
词语解释:
汉代法典的总称。
引证解释:
⒈ 汉代法典的总称。
引《后汉书·孔融传》:“《汉律》与罪人交关三日已上,皆应知情。”
王先谦集解引惠栋曰:“《汉律》有九篇。 李悝所撰六篇,《盗》、《贼》、《囚》、《捕》、《杂》、《具》也。 萧何定律,益事律《擅兴》、《厩》、《户》三篇,合为九篇。”
程树德《九朝律考·汉律考序》:“汉萧何作《九章律》,益以叔孙通《傍章》十八篇及张汤《越宫律》二十七篇, 赵禹《朝律》六篇,合六十篇,是为《汉律》。”
网络解释:
汉律
字义分解
- 拼音hàn
- 注音ㄏㄢˋ
- 笔划5
- 繁体漢
- 五笔ICY
(1)(名)朝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刘邦所建。参看〔西汉〕、〔东汉〕。
(2)(名)后汉。
(3)(名)元末农民起义领袖陈友谅所建的政权(1360—1363)。
(4)(名)汉族:~人|~语。
(5)(名)男子:老~|好~|英雄~|彪形大~。
(6)(名)指银河:银~。
与汉律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