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卫
拼音:cǎi wèi
注音:ㄘㄞˇ ㄨㄟˋ

采卫的意思

词语解释:

采服和卫服。即《周礼》的采畿和卫畿。

引证解释:

⒈ 采服和卫服。即《周礼》的采畿和卫畿。

《书·康诰》:“侯甸男邦采衞。”
孔传:“采服二千五百里,衞服二千里。”
章炳麟《訄书·订礼俗》:“其在成周,周公斥大九州,凡殷世为子男於蛮夷者,一切改隶采衞。”

网络解释:

采卫

  • cǎi wèi ㄘㄞˇ ㄨㄟˋ
  • 采卫(采衞)
  • 采服和卫服。即《周礼》的采畿和卫畿。《书·康诰》:“侯甸男邦采衞。” 孔 传:“采服二千五百里,衞服二千里。” 章炳麟 《訄书·订礼俗》:“其在 成周 , 周公 斥大九州,凡 殷 世为子男於蛮夷者,一切改隶采衞。”
  • 字义分解

    • 拼音cǎi,cài
    • 注音ㄘㄞˇ,ㄘㄞ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SU
    • 五行

    cǎi

    1. 摘取:采撷。采花。采摘。采制。

    2. 开采:采煤。采矿。

    3. 选取,取:采访(搜集寻访)。采纳(接受意见)。采集。采购。采写。

    4. 神采,神色,精神:神采。精采。

    5. 同“彩”。

    6. 〔采采〕盛多的样子。

    7. 古代指官。

    cài

    1. 〔采地〕古代卿大夫的封地。亦称“采邑”。

    • 拼音wèi
    • 注音ㄨㄟ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BGD
    • 五行

    (1)(动)防护;保卫。

    (2)(名)明代驻兵的地点;驻军人数比“所”多;后来只用于地名:威海~兵。

    (3)(名)周朝国名;在今河北南部和河南北部一带。

    (4)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