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兰
拼音: | lín lán |
注音: | ㄌ一ㄣˊ ㄌㄢˊ |
林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花名。或曰栀子的别名。 2.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3.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引证解释:
⒈ 花名。或曰梔子的别名。
引南朝宋谢灵运《山居赋》:“水香送秋而擢蒨,林兰近雪而扬猗。”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三·卮子》:“卮,酒器也。卮子象之,故名。俗作栀……佛书称其花为薝卜, 谢灵运谓之林兰, 曾端伯呼为禪友。或曰:薝卜金色,非卮子也。”
⒉ 木兰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一·木兰》。
⒊ 石斛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石斛》。
字义分解
- 拼音lín
- 注音ㄌ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林
- 五笔SSY
- 五行木
(1)(名)成片的树木或竹子:树~|竹~|山~|防风~。
(2)(名)聚集在一起的同类的人或事物:艺~|碑~。
(3)(名)林业:农~牧副渔。
(4)(名)(Lín)姓。
与林兰相关的词语